
从三岁开始,孩子们就开始表现出对于学习语言的兴趣,他们会兴致勃勃地向外面学习各种词汇、语调和习惯用语。因为孩子都有非常强的好奇心,所以他们喜欢尝试新的话语,并且吸收能力也非常快。为何孩子有时会对一些脏话特别有兴趣呢?
心理学家觉得,这一方面是孩子语言进步上的阶段性特点,其次也是由于孩子对于主宰能力、影响能力不自觉的追求。
也就是孩子的智商水平虽然还不足以判断一些话是好话还是坏话,也搞不了解对其他人说如此的话是对别人的侮辱,但他们已经意识到脏话中有一种力量,可以非常快地引起其他人的注意或者可以用来攻击其他人,从而体现源于己的力量。
谨言慎行
爸爸妈妈了解要杜绝孩子说脏话,自己第一要做到不说脏话。
一位妈妈说,有一次她为儿子洗澡,小家伙特别开心,用手把水拍得四处飞溅孩子的调皮让妈妈非常烦躁,于是顺口骂了一句小混蛋。
哪了解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,孩子仿佛感觉这三个字的音节特别有力,从此无论是开心还是气愤的时候,他都爱把混蛋两个字挂在嘴上,不分场所,不分对象地乱说,甚至还别出心裁,无师自通地在混蛋前加上老大胖瘦等字眼,以此形容不一样的对象。
孩子的语言天分让这位妈妈非常是头痛。
其实,哪是无师,爸爸妈妈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。这一事例给大家提了个醒,平常在孩子们面前说话时必须要小心,不要出口成脏。
爸爸妈妈必须要记住,孩子的语言是不是通顺,用词是不是准确、文明,都和大家平常的语言模式有关,要让孩子不说脏话,爸爸妈妈应该给他们创造一个美的语言环境。
事后制止
有些孩子说脏话的时候兴高采烈,仿佛是在炫耀一项其他人都不会的本领。由于他们说脏话总是并非出于对别人的人身攻击,表露自己强烈的不满情绪,多半只不过感觉好玩、有趣,有时甚至是为了向其他人显示我们的成熟。碰到这样的情况,爸爸妈妈千万不要笑,更不可以流露出惊奇的神色。
假如爸爸妈妈听到孩子在说脏话,就要坚决、严肃地予以制止,并且告诉他这么说一点也不可笑,是可耻的不文明行为。
但有时,这种严厉的训斥并不可以奏效,反而会强化他们的行为。这是由于孩子并不知道某一句脏话的真实含义,他们之所以反复地说,就是为了得到爸爸妈妈们对他们的注意和回话,特别是对于一些年龄小的孩子。
一位妈妈过去说,她5岁的子有一天从小伙伴那儿学了几句骂人的脏话,回到家后就一个劲地在妈妈面前说,一边说一边高兴地大笑,仿佛在表演拿手的节目。这个时候妈妈的心里特别的恼火,几次想立刻阻止孩子,但她想到孩子不可能理解这类骂话中的意思,他不停地说不过是想引起妈妈的注意。
于是,她强忍着愤怒不表现出来,假装对于孩子说的话一点兴趣也没,只不过做自己手边的事。
果然,孩子说了半天,看见妈妈并不理睬,也就兴味索然地闭嘴了。晚上,当孩子情绪安静的时候,妈妈罚他不准看动画片。孩子不解,她便严厉地告诉他这是由于他说了脏话,并且规定,假如第三听见孩子说脏话,那样遭到的惩罚就不再只不过不允许看动画片这么简单了。